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意象理论的藏族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马青 王瑛博等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2021-04-16

导读

本文以藏族传统村落—牙什扎村为例,意在以城市意象理论为依托,分析如何通过意象元素为人们构建一个较为准确的村落意象。同时也为后面传统村落的建设规划提出相应的策略,使不断变化的传统村落既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又能充分保留传统村落意象中的精髓,从而实现村庄美化、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多重目标。


在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今天, “三农”问题的研究和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史,广袤的土地上,遍布众多风貌独特、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鲜活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历史的记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乡村未来的发展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及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对乡村意象进行讨论,并结合案例提出多元目标指导下传统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


1    美丽乡村的相关研究


1.1  美丽乡村的发展历程


美丽乡村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所强调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其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生活环境问题,解决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美丽乡村建设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关于农村建设问题,我国大体上经历了从关注物质化空间建设到关注文化传承的几个阶段:①改善物质空间阶段。“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照中央的要求,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②调整产业结构阶段。2008 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③注重传统文化阶段。2014 年,习总书记提出“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要求。


1.2  美丽乡村的相关实践总结


美丽乡村是各地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国普遍的实践催生了学者的研究及成果的发表。较多研究涉及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等的管理问题、乡村建设投资多元化的经济问题、引入旅游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问题等诸多方面。也有一定数量的学者对本文所涉及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问题展开研究,从内容上看,国内的研究现状有以下几类。


1.2.1 美丽乡村建设主体及更新模式研究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开发和权利变更伴随着经济利益而产生,多主体共同参与是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乡村更新模式。近年来,乡村规划建设层面的公众参与研究有如下结论:王雷等归纳出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的主要特征;戴帅等提出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许世光等认为“送规划下乡”不利于公众参与,提出把村民代表大会作为有效的村民参与方式;荆锋等基于实践经验总结出公众参与的阶段及其技术手段;潜莎娅提出地方政府主导、村庄自治组织主导和开发公司主导三种乡村更新模式。


1.2.2 美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着规划不合理、文化遗产破坏严重、传承人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引发学者共同关注。包婷婷指出,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失、老龄化、文化及遗产空间丧失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雷体洪认为在文化回归的目标下建设美丽乡村,应该从地域文化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并探讨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充分尊重当地的乡土文脉,从而归纳总结出乡土文化的特征;杨凯健认为乡村的空间肌理是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经过历史积累形成的,是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它包括空间布局、景观风貌、整体规模、街巷布局等要素 ;早在 1971 年,法国人弗朗索瓦 · 于贝尔就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传承,其“生态”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姜彬在研究了苏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后,提出了风貌原真型、产业发展型、文化重塑型三种不同的美丽乡村文化传承模式。


1.2.3 美丽乡村综合整治与规划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经济发展,村庄整治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与村庄经济的同步发展。祝维伟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村庄的整体建设,实现系统化发展。周轶男从规划编制的角度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认为分区层面的编制能够弥补现行规划的不足,规划层次的增加、规划内容的丰富、规划体系的完整是其倡导的重要理念。


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上述相关的实践经验,从参与主体、规划编制、文化传承到更新模式,具体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风貌的原真性、实现传统风貌特征的延续,这需要从人对空间的认知规律出发,借助于意象理论的指导强化传统村落的风貌特征


2    意象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意象及其相关概念


“意象”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象”即“意”与“象”的融合,是人对物象产生感情后,内心衍生出饱含深厚情感的新物象,即被赋予人的主观情感的物象。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对城市的各种外形特征或特点进行观察后所产生的印象,它是一种“公众印象”,是城市居民中多数人拥有的对该城市共同的心理图像。凯文 · 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论》一书中介绍了其对美国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所作的城市意象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归纳出节点、路径、区域、边界和地标这五个城市空间意象的构成元素,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进行了论述。


我们谈及村落意象,除了空间、形态、尺度、肌理,还包含场所氛围、意蕴、情感,或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每一天的日常感知。而所谓传统村落意象元素,既包括静止的物质元素,又包括传统村落中的移动元素。人们对传统村落的理解不仅仅是可具象的物质元素,还是各种感官与一系列相关物质元素混在一起形成的片段印象的合集。


2.2  意象理论应用的经验总结


城市意象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重点空间区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知网 CNKI”上,以“城市意象” 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 3847 条信息,这些研究成果显示,早期的城市意象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城市意象理论最早在亲人尺度的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上被大量应用,后来逐渐被运用于小城镇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下的城市设计专项规划中。随着我国城乡建设需求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进步,意象理论的话题延伸到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研究成果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建筑设计、艺术学等诸多领域。


顾朝林在对北京的城市意象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北京市的城市意象空间是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以长安街和二环、三环、四环路以及前门大街等道路形成的网格状系统。在内城区,在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地标、节点、功能区等要素共同组成了城市意象;在外城区,只有部分地标要素起主导作用;而对于行政区,整个市区居民只有模糊的意象。综合来看,影响北京城市意象空间的要素是道路、地标和节点;欧阳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六峰山—三海岩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中,将城市意象理论引入风景名胜区规划,提出道路等级化与景观化、边界层级化与刚性化、区域空间联动一体化、节点人性化与场域化、标志物特色化与符号化等规划策略;


曹越皓基于网络照片数据提出城市意象研究模型,建构了以城市意象要素构成、城市意象主导方向、城市意象特色度和城市意象相似度四个分析模块为核心的研究框架,通过定量的方式综合认知城市意象,并以

中国 24 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 。


3    牙什扎传统村落的意象解读


青海省海东市塔加乡牙什扎村为典型的海东地区藏族传统聚落,如何平衡保护并传承民族文化与满足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牙什扎村具有典型的青海东部半农耕半游牧的聚落特征,村内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庄窠以及藏族独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牙什扎村具有以下发展优势:①全民信仰佛教并以尊重民族传统为己任;②拥有一个极具凝聚力的领导集体;③该村的经济状况较一般山区乡村发展得好;④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与村庄带头人有密切联系,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村庄发展。鉴于上述这些有利条件,未来村庄建设初步选择“文化传承模式”,即以保护和传承藏族传统文化为前提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3.1  牙什扎村整体风貌概述


海东市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为海东地区南部。塔加乡牙什扎村位于化隆县境东部,塔加乡政府驻地西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约 18 千米,距离县城 113 千米。牙什扎村山高坡陡,沟深路窄,土地多为半坡地,土层较薄,水源缺乏,有季节性河流从村域穿过。村庄现有一条县道,自南向北穿越村庄,此出村道路为盘山路,故与外界联系不便利。村落依山而建,平地较少,耕地以梯田形态分布于各个山的向阳面,梯田形态完好,连绵起伏,古朴壮观(图 1)。


图 1  牙什扎村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图

Fig.1  Status analysis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谷歌地图上标注


牙什扎村是一个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依山而建,每一户院落均是高墙围合的单层建筑,具有较

强的防御性和内向性特征。村落的两个部分遥遥相对,与层叠起伏的山峦共同形成村落的天际线,山谷中的季节性河流从村中穿过。建筑群体组织紧凑且错落有致,营造出尊重自然、顺应地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空间布局特点,充分体现了青海藏族村落的整体空间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图 2)。


图 2  牙什扎村远景

Fig.2  Distant view of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主要视线走廊为东西向,村内已形成以白塔、“玛尼康”为主的公共空间,能够为村民提供祭拜和集会的场所。山顶上的特定位置有藏族人民用来祭拜山神、乞求平安幸福的“拉泽垛”。



3.2  路径元素的解读


路径是连续、可识别、具有方向引导性的意象元素。街巷是串联村落意象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村落内主要的公共空间,容纳了居民生活、交往等多种活动,是反映地方文化民俗的主要廊道,同时也是构成村落肌理的 “血脉”。牙什扎村坐落于一片相对高差为几十米的山峦间,道路均依据自然山势而建,不是十分严谨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走向。相对于地形地貌而言,道路对于人们感受乡村风貌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感受者所驻足的位置和行进的路径,而非空间的骨架。全村路网呈“支状”结构,主干道分为两条(图 3、图 4),其中一条为牙什扎村与相邻村落联系的主要干道,大致呈南北走向,顺山势从两山之间纵向穿过;另一条连接村落,为东西走向,从村落中间穿过。东西向干道断面呈 V 字形且高差变化较大,让进入村落的游客能真正体验到 “山村”游览的趣味性。



图 3  牙什扎村道路现状分析图

Fig.3  Road status analysis of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图 4  巷道空间尺度(D/H)分析图

Fig.4  Analysis of roadway spatial scale (D/H)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村落主体分布在南偏西的山坡上,巷道多为东西走向,曲折变化,给人以“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感。村落内的巷道多为“一眼望去是尽端”,走近才会发现回转之后可通达的道路。巷道的线形与建设年代有一定的关联性,早期建造的片区因防御功能的需要,使得道路线形更加曲折、复杂,越接近现代,线形越简洁。由于地形原因,路径元素中的主要干道具有连续性、方向可识别性,支路的方向性较弱。作为感知村落风貌的观景点和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停车位则不足。



3.3  对边界元素的解读


边界往往是营造相邻两个区域分离意象的线性要素,是除街巷以外的线性要素,清晰的边界往往是连续、可见的。在整个牙什扎村的村域范围内,人们可感知到自然和人工两大类不同区域,自然区域有层峦叠嶂的地形以及位于村域外围的树林、河流;人工区域有梯田、村庄以及村庄中相对集中的村民组等。因此,牙什扎村的边界元素有显示地形的山脊和山谷、树林的外围界线、梯田的边界、村庄的边界,以及集中的村民组的边界。在村庄内还有加央贡寺等佛教仪式活动区,其围墙也是明显的区域边界。


村民组散布在台地上,并以这些台地作为边界元素,呈现出牙什扎村的传统风貌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场景。此外,边界与道路也具有重叠性,村落内的南北向干道因其空间尺度明显高于其他巷道,而将村落分为东、西两块。通过实地调研、行走体验,我们发现南北干道的空间尺度与村落巷道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显著的街道尺度使得大尺度的南北向干道,在局部范围内不仅兼具道路功能,也让感受者产生有别于两侧房屋功能的面域感受,同时使得两侧房屋的面域呈现出分离的意象。受地形限制,作为村庄边界的庄窠外墙的连续性差,村内寺庙的围墙外饰与庄窠的差异小,这些局部问题影响了区域间的可识别性(图 5)。



图 5  牙什扎村边界元素分析图

Fig.5  Analysis of edges in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3.4  区域元素的解读


区域是界线清晰、具有主题连续性的场地范围,是观察者能够想象并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活动范围,它具

有普遍意义上的特征。根据不同的视角,村落有不同的区域划分,也带给居民不同情感意蕴的区域意象。前文描述的山峦、林地和梯田等自然区域是很容易被感知的区域元素,而对梯田围合起来的人工区域元素的感知则需要进入区域后慢慢体会。


村落内易被感知的区域元素是加央贡寺、“玛尼康”和白塔等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域,村落中的大部分区域还是用于居住。为便于管理全村村民,村落共分四个社,一社和二社相对集中,三社和四社相对独立,且四社位于加央贡寺附近,与村部所在地相距 4 千米左右。从村落风貌、居住人群两个方面综合来看,牙什扎村分为古村和新村两大区域。一社和二社为古村,村民平均年龄普遍偏大,多为留守老人,生活习惯、节奏以及交通工具的使用都较为传统,数位年长的居住者对古村的历史渊源以及情感意蕴也怀有更为深刻的感念;三社和四社为新村,村民多为青壮年,相较于古村,他们的生活方式更现代,生活水平更高,但对村落的情怀较为淡薄(图 6)。



图 6  牙什扎村传统居住聚落分布图

Fig.6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settlements in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居住者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行为习惯、空间需求的差异性。古村内虽有建筑翻新、改建,但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不变,大部分改建民居的建筑细部构造、墙体等形制依然延续老建筑;而新村建筑则多为新建,样式整齐划一,因新村的年轻人大多经济状况较为良好,使用现代生活设施的较多。所以,新村呈现出与古村截然不同的气质风貌,但各组均存在因庄窠分布不连续而导致的区域领域感松散、边界界线不明晰的情况。


3.5  节点元素的解读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清晰,人们能够准确定位,是村落整体空间中的主要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对村落意象的汇聚与浓缩。举足轻重的功能和特征鲜明的形态,两者有其一便可成为意象鲜明的重要节点。举足轻重的功能能够强化人们对场所情感上的依赖,而特征鲜明的形态则使节点具有强烈的辨识性,也是意象元素的重要特性。


牙什扎村的节点要素分为两类:一是起引导和定位作用的主要道路分叉口,与城市意象理论中的节点意义相同;二是具有鲜明藏族文化特征的点状要素,如属公共设施的火葬台和天葬台,藏族祈福的“玛尼康”、白

塔和“拉泽垛”(图 7、图 8)。


图 7  牙什扎村藏族文化节点分布示意图

Fig.7  Distribution of Tibetan cultural nodes in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谷歌地图上标注


图 8  牙什扎村藏族活动场地现状照片

Fig.8  Venues of the Tibetan Buddhist activities in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藏族祈福节点元素包括:“玛尼康”、加央贡寺、白塔、“拉泽垛”。这些节点元素因其祈求平安的作用,让藏族居民寄托情感。其中,玛尼康、加央贡寺以及白塔均位于村落之中,“拉泽垛”位于周边山峰上。这些节点元素对村民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情感意蕴,对村落在保护开发中得以恢复并加强村落意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特色鲜明,标志性极强。


3.6  地标元素的解读


地标是参照物,作为一种标识,它在人们的意象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意象形成的标志性元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蕴含当地特色文化的活动—平安经的制作和则柔舞蹈等,镌刻着村落独一无二的意象(图 9)。



图 9  牙什扎村藏族非物质文化元素示例

Fig.9  Examples of Tibetan intangible cultural elements in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牙什扎村典型的地标应该是伫立在山顶的色彩鲜艳的经幡,位于高地的玛尼康、寺院和白塔,位于主要道路上的村门等处,都能见到。地标元素犹如散落的珍珠,独特而具辨识性地存在着,村落内部还保留着平安经和则柔舞蹈等非物质文化元素。这些意象元素都是富有典型情感意蕴的地标,形态上,因历史赋予其独特的生成过程和功能而具有视觉意象的标志性;情感意蕴上,每一个地标元素又都背负着一段蕴含村落历史渊源的老故事。非物质文化元素的传承如庄窠的传统建造形式一样,也面临着危机。


4    牙什扎美丽乡村建设中强化意象元素的策略


4.1  路径元素的强化策略


路径是感知乡村意象的重要元素,它决定了感知空间的顺序、方向、视点的高低等,也是构建村落肌理的骨架、居民日常出行的途径。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道路肌理,如路径、尺度、巷道立面(院墙、建筑侧立面、建筑高度)、衔接场地等,充分保留原有道路的形态结构、空间格局。同时考虑随着时代变迁,居民对路径需求的变化,适度完善村内的道路和街巷空间,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道路元素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修缮、维护,将原有的土路重新整修,铺设石板路,适当增加沿路绿化,改善村内道路的环境状况(图 10)。


图 10  牙什扎村巷道路面整治前后对比

Fig.10  Images of roadway pavement renovation of Yashizha Village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左图),笔者自摄(右图)


(2)综合考虑未来交通需求与节点意象元素的特点,在村内主要道路交叉口适度拓宽路面,适宜地段可考虑增设临时停车场地。


(3)考虑路径的对景,促进意象的形成。在寺院、“玛尼康”、白塔等地标元素理想的观赏点适当地增设临街场地,提供街头观赏和交流的空间,促进藏族村落意象的形成,增加街道的活力。


(4)对道路两侧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修缮以及功能整合,强化古村和新村各自特有的村落意象,增强村落区域元素的特点。


4.2  边界元素的强化策略


牙什扎村范围外的山峦、林地及梯田的边界都比较清晰,考虑到村庄未来的产业发展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可采用改良农田为牧草地、美化梯田形式等方式,从村落意象形成的角度来制定村落发展策略。目前,村落内部各相邻区域之间的边界较模糊,清晰的边界有利于促进整体意象的形成。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牙什扎村坐落于山谷两侧,谷内的自然河流就是一个天然的边界元素。要保护好水系生态环境,防止水系污染,维护古村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选择适当位置拦水筑坝,形成一定面积的水域,丰富村落的景观。


(2)对局部已经破损的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位置修筑石坝,保持水土,提高植被覆盖率。


(3)进一步美化“玛尼康”和加央贡寺院的围墙,强化其与周边居住建筑庄窠的差别,凸显藏族村落对于信仰无比崇敬的民族特色。


(4)村落局部地段的居住建筑庄窠布局分散,使相对独立的四个社的部分外围界限模糊,考虑到未来分户建设新庄窠的需要,在分散的庄窠间插建新居,以形成紧密而连续的界面。


4.3  区域元素的强化策略


村落外围的山峦、林地和梯田是容易被感知的区域,在这些自然元素中融入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以及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区域的藏族文化特色成为发展与保护的重点。村落内不同意象的区域强化措施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严格保护村域内的“拉泽垛”、白塔、“玛尼康”、加央贡寺以及村落庄窠的传统特色,延续村落整体的藏族特色风貌。保护现有牙什扎村的山体、植被等自然环境,维护现有的梯田景观,严格限制各种影响村落整体环境的建设。


(2)对于古村(一社和二社,含三社),应保持原有村庄的风貌特色,所有庄窠建设和更新改造都要按照传统格局以传统工艺进行建造,但在室内设备选择上,应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3)在新村(四社及散落的庄窠)中,对于现状不符合村落整体风格的建筑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整体风貌;新建建筑风格可以在延续村落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有创新和变化,但需要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外墙宜采用石材、泥土等。


(4)根据地形条件在庄窠间距大的地块上插建新居,提升区域元素的整体性。个别空置庄窠考虑进行土地整理,为村落增设公共空间设施和发展预留备用地。


4.4  节点元素的强化策略


牙什扎村的节点元素包含主要道路分叉口和藏传佛教设施两种,作为道路系统的交叉口,应凸显其引导功能和直接感受意象的作用;作为佛教场所的节点元素更应该加入体验式活动,以强化节点元素对意象的提升作用。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综合考虑发展需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对于主要道路分叉口,要适当拓宽路口,增加其交通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大交通的需求;同时考虑对人流的引导作用,在视线所及范围内,突出标志性建(构)筑物,提高地标和区域的被感知效果。


(2)“拉泽垛”、村庄大门、天葬台及火葬台等与传统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牙什扎传统村落的特点,因此,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禁止破坏山水格局,禁止对传统建筑进行破坏,对破损的现状建筑要进行修复。适当地为到此参观的游客提供观赏、停留、休憩的场所。


(3)藏族祈福节点要素(“玛尼康”、加央贡寺、白塔、“拉泽垛”)保护较好,可继续使用,对破损的墙面等进行修复。考虑到大部分游客对藏族传统村落的历史知之甚少,在保护节点元素形态的同时,应在村落建设中加强对藏族节点元素文化内涵的宣传,并为游人提供参与宗教活动的机会,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从长远看,可以考虑将牙什扎村建设成为更开放的青海藏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4.5  地标元素的强化策略


地标元素中物质形态的寺院、白塔、五彩经幡等极具可识别性,继续发扬这些传统元素是主要选择。非物质性地标则应以培养传承人和宣传、激发、共同关注为上策。非物质标志物主要为平安经、则柔舞蹈,每年春节期间,牙什扎村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其中,平安经的制作是村民对新一年平安幸福的祈祷,由加央贡寺的僧人制作。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非物质文化的主要线路进行修复,道路形式可根据发展需要进行改造,但应满足节庆期间庆典的需要,在道路两侧设置宣传标志。


(2)对非物质场所进行修复,结合广场、景观,作为村民日常休闲场所使用,节庆日可作为主要的庆典场所。


(3)建立非物质传承人档案,定期举办讲座,对外宣传,同时,对传统工艺进行详细记载,以保存和延续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5    结语


当前,我国传统村落因地域、文化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导致各地传统村落遗存的现状及发展需求不同,各位学者也就此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诸多保护发展模式和建设思路。


本文通过前期对牙什扎村相关文献的查阅、现状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实地调研、挨家挨户访谈以及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政策、理论、案例、文献进行研究,决定将意象理论应用于具有传统特色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通过对传统村落意象的研究,发现保护村落意象就是保护原住居民脑海中的村落,其最大价值就是遵从原住居民的意愿、遵循村落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求发展,让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是完好保护村落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更能惠及每一个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本文通过意象理论,深入解读牙什扎村相关的意象元素,根据各意象元素的现状、在意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元素的功能和情感需求,相应地提出以保护和丰富意象元素来增强传统村落意象的理念,同时提出以保护藏族传统文化为前提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及其具体措施,将村落意象保护落到实处,为未来提供一个传承藏族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案例。


作者信息

马青: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王瑛博: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宋岩: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通讯作者)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刊《城乡规划》杂志2018年第1期。


推荐阅读

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矛盾和乡村发展的未来趋势

基于“年龄”视角的农村留守人口与外出人口的城镇化意愿研究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沙滩村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